beat365·(中国区)唯一官方网站

beat365官方网站新闻

beat365唯一官网教师钟斌的驻村故事:“泥教授”“土博导”的“变身”

日期:2023-02-14点击:

他是成都大学教授、博导,是党龄24年的老党员,是退役军人。从大学校园到乡村基层,他转换频道”“身份,一脚踩进泥里,一脚走在路上。

他是钟斌,成都大学beat365唯一官网教师。20218月至今,作为成都大学挂职九寨沟县南坪镇双龙村工作队队员,驻村工作。时光为卷,奋斗作笔。在希望的田野上,他用忠诚奉献书写火热的驻村故事,汇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壮阔答卷。

来到帮扶点 成为泥教授”“土博导

20216月底,成都大学选派帮扶干部,钟斌主动递交了申请。振兴乡村,也许不会有我浓墨重彩的笔迹,但希望有我轻描淡写的一笔。在学校考察谈话时,钟斌坚定地表态道。

双龙村地处九寨沟县南坪镇,是成都大学定点帮扶村,距离成都市近9个小时车程。近年来,当地立足全域发展、绿色崛起战略定位,通过打造双龙村龙石滩生态农庄集体经济,让当地老百姓持续增收,实现脱贫奔康。

727日,钟斌第一次踏进了举世闻名的九寨沟。729日,他随南坪镇政府领导第一次到了大学定点帮扶的双龙村,正式上岗旅途的疲劳、异乡的孤寂、往后的未卜也没有抹去我内心的光荣。钟斌说,这份光荣源自时代的赋予和个人的理解,能够参与大时代,深感使命光荣。

初入双龙村,镇领导为他安排了住房,受条件所限,那是一间不具备住宿与生活条件的房间,最后经学校帮扶办和附属医院协调,在九寨沟县人民医院招待所有了一个小小的生活住所,实现了“安居”之愿。

生活上苦不值一提。很快地,他就体会到了工作的不容易。

“联户联情”群众走访,走村入户、防返贫监测、基层党建、防汛抗疫,基层工作的繁琐艰巨,千头万绪。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经常要在村民全家居家时的晚上8点至10点推开家门,为村民宣讲疫情知识、安全生产、护林防火、惠农政策、医疗报销政策等,现场调研仔细了解家庭收入情况、经济来源,收集困难诉求,掌握群众所思所盼所想,帮助解决生产生活困难。一桶泡面当午饭、几个面包作晚餐,不能按时就餐、吃饭没有定点,已是习以为常。进山铲毒,查看复垦,走着泥土路,踏着泥石流,深一脚浅一脚,他成了名副其实泥教授土博导

身上沾满泥土 心中沉淀深情

工作不到半年时间,“隔行如隔山”让他有了切身体验。

钟斌本科及研究生时期在西南大学主修的是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博士期间主修专业是机械电子工程。从一个做研究、搞教学、带学生的高校教师到想出路、搞经济、解难题的驻村干部,面对的工作对象的迥异,思想观念要“调频”,工作方法要“转频”。

面对眼前的几座“大山”,钟斌惴惴不安,唯恐做不好工作,唯恐辜负组织和村民的期望。他百思之后,习近平总书记与梁家河的情缘给了他启发,惟有学习、好学才能弥补不足。“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钟斌始终铭记这句话,以言激行,言行一致。

24年的党龄和党性时刻激励着他不断前进,工作队任劳任怨、勇于担当、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却始终鼓舞着他;多年培养的组织观念和忠诚奉献的精神让他坚守坚定不后退;作为退役军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铁律鞭策着他退役不褪色。他以甘当小学生的态度,虚心用心向实践学习,向同事学习,向群众学习。慢慢地,钟斌对人才概念的理解已不再像以前那么局限。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大国地位,不仅需要尖端科技,更需要基层之石,更需要各类人才

一年多的驻村工作经历,钟斌身临其境的感知与耳闻目睹了城乡的收入差距、生活差别和村民的淳朴善良。这种差距、差别、乡风、民风时刻提醒着他:振兴乡村、共同富裕、国富民强,匹夫有责。

有责更要担责。因过去贫穷至今未婚的男性,在村里不少见。当走访仅有父子俩相依为命生活的人家,在体会到他们热情淳朴的同时,钟斌想到的是,某一天之后这对父子仅其中一人孤苦生活的情景,或许完善的农村社会化养老才能使他不会孤苦伶仃。当目睹和了解到年近花甲的村民为了冬季取暖,要往返近3小时到崎岖山沟里取柴禾时,他思考的是山中生态保护和村民绿色取暖问题。当他看见佝偻着身躯的留守老人开心幸福地享受每一缕阳光,他知道是国家政策红利让他们两不愁,三保障,老有所养、老有所医,他更多地在思考农村康养问题。

每当走进双龙村条条干净宽敞的乡村小道,看着眼前因脱贫奔小康而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感受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和村民围坐的谈笑风生,钟斌深切体会到他们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朴实与善良,内心油然而生的是永远对党的忠诚、情不自禁的是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当他采访82岁高龄、有着50年党龄的老党员时,看到老人珍藏的各种证照、奖章,他对党的感恩之情、他的精神与荣誉、他对党和国家未来美好的憧憬,让钟斌更懂得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的真正涵义。这些珍藏、谈话、所见、所闻将成为他三尺讲台上课程思政的一手材料和鲜活内容

一年多来,钟斌以双龙村为家,跑上跑下,忙前忙后,硬是从一个农村工作的“门外汉”,成长为农村工作的行家里手,蜕变为村里贫困群众的贴心人、知心人。

地方所需 高校所能 筑起连心桥

作为成都大学派出人员,如何发挥学校在知识、技术、人才等方面优势,找到工作的切入点、着力点、结合点,成为钟斌面临的一大课题。

作为学校与受扶村的“联络员”,钟斌积极整合、协调资源,在双龙村的党组织建设、教育扶持、产业提升、医疗保健等方面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

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学校工会、扶贫办党支部与双龙村开展党组织结对共建,指导村党支部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建强战斗堡垒。学校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结对基层党组织党员,为双龙村和拔拉新村(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定点帮扶村)分别捐款用于党建工作,其中都有钟斌忙前忙后的身影。他积极履行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为九寨沟县委党校组织的驻村工作队和村(社区)党支部书记等培训班作多场专题讲座;在村讲授党课、创新党建,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建言献策,组织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到成都先进典型村参观见学。

一年多来,在九寨沟县委、县政府举行的各种交流座谈会上,他积极传达学校“校领导主责,扶贫办主推,各beat365官方网站、部门主帮,驻村干部主干”的“四位一体”工作机制和思路,介绍学校的帮扶计划与举措。为学校领导定期来县到村开展定点帮扶工作做好协调、打好“前站”,建立校领导、帮扶办支部结对帮扶困难户台账。

结合当地所需,集结优势资源支援双龙村。钟斌协调联系学校邀请专家到村指导兰花种植,并建议、指导建立种植温室。为帮助受扶村蓝莓销售,他忙前忙后,引荐蓝莓种植公司经理到校找专家设计包装。协调大学帮扶办购买村民常用药品,组织成大附院驻县医院帮扶医生到村开展义诊4次,联系成大附院专家为患有疑难杂症的村民会诊或联系到院诊疗,为受扶村争取消费帮扶返现数千元,并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

依托九寨沟县的旅游资源禀赋,利用学校旅游与文化科技、人才和智力优势,组建“成都大学-九寨沟县文旅产业与科技融合中心,帮助开展旅游产业规划、培养旅游产业人才等,为九寨沟县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争当全域旅游新典范加油助力。

一路闯关升级,走上大学讲台,钟斌深知“知识改变命运”教育和知识的重要性。他积极联络,利用学校在九寨沟县设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后备人才基地”等平台,联系一抹抹“成大红”到南坪镇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向南坪镇双龙村、拔拉新村、刀格坝村以及漳扎镇郎寨村2021年考上大学的学生家庭共发放助学金数万元。学校青橙小站乡村振兴服务团利用暑假到九寨沟县开展支教夏令营活动,为百余名小学生开设红色专题学习、阅读、绘画、音乐、运动等课程。

“驻村干部与群众之间最好的连心桥就是情感,要与群众讲发展,更要感情。”钟斌为村民孩子指导人生规划,看到孩子从职业大专院校光荣从军,改变人生轨迹,村民的笑容和感谢是对他最大的回馈和内心喜悦的源头。

枝叶关情 心系乡村把梦变成现实

双龙村二组村民李玉娟说,“钟斌教授等驻村帮扶工作人员关心群众,心里都装着群众,经常走村串户,只要百姓需要,他们都会出现,农忙时帮忙做农活,主动联系专业人员为种植、销售兰花提供专业培训指导,组织医生为群众免费诊疗、健康服务,为大学生提供学业帮扶指导,为群众宣讲党和国家的惠农好政策,引导群众劳动致富、创业致富,我们心里特别感激他们!”

光荣、坚持与责任,在选择、经历与思考中经过逻辑过程与组合,必定有收获的喜悦。

由于夫妻两地分居,孩子又要准备中考,2021年底近两个月里,钟斌几乎每周末都要颠簸近18个小时往返于九寨沟与成都之间,不断刷新他的人生记录,他笑谈这也在抒写着我人生中一段段不可能与成为现实的经历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

钟斌如万千投身乡村振兴的奋斗者一样,挥洒智慧和汗水,无私奉献、坚守坚定,昂首行进在乡村振兴的金色大道上。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